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分學程介紹

作者:林欣輝

校稿:莊焙祺、劉宇宸、陳奕叡

  

Biochemistry Stock photos by Vecteezy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分學程(下稱本學程)是由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開設的學分學程,主要由幹細胞學、發育生物學、再生醫學與生醫工程等跨領域、跨學院的專業學科所組成[1],包含基礎及跨領域課程 8 學分及進階課程 12 學分,共 20 學分。在本篇文章中,我會針對學程中的幾門特色課程內容進行介紹及自身的心得分享,並在最後附上學分學程的申請相關流程與注意事項。


特色課程分享

    

    幹細胞學導論 (Introduction of Stem Cell)幹細胞學 (Stem Cell) 是動科系吳信志教授所開設的講授課程,在上學期的導論中,教授會幫同學們建立幹細胞學的基礎,是一堂包含從基本名詞的定義、常見技術介紹到實務應用的系統性課程。下學期的幹細胞學則是主要開給碩班生的進階課程,與上學期的講授不同,老師每周會挑選該領域的經典或近期論文,帶領同學們一起導讀與討論,並在期末時由學生們各自挑選一個主題撰寫與報告簡單的評論性文章 (review paper)。在修課建議上,前者是非常入門的課程,可以大一就去修課而且不會與系上必修衝堂,非常推薦一定要修;後者的難度不低,雖然老師會導讀但是每周一篇論文的負擔確實不低,建議高年級時修讀。但吳信志教授快要退休了@@,要修要快喔~~


    胚與幹細胞顯微操作技術 (Micromanipulation of Embryos and Stem Cells) 是一門技術課,該堂課程會教授包含顯微操作用玻璃pipette的製備、取胚、囊胚收集、母鼠胚移植手術、公鼠結紮以及正式上機操作的囊胚顯微注射,需要一整個下午的時間 (第 6 至 10 節),可以說是一門非常扎實也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課程。值得一提的是,若對胚胎師有興趣了解的人也可以修習這門課程並認識生技所的宋麗英教授,這門課程的基礎對於奠定從事生殖醫學相關研究是不可或缺的。由於花費的時間不少,要考慮該學期修課的負荷量。

    

    生物分子交互作用之網絡 (Cellular Network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是一門與日本京都大學遠距教學的講授課,全程使用英文。實際上這門課程與幹細胞與轉譯醫學並沒有完全相關,課程內容涉及細胞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等多個領域,每周由一個教授講授自身專長領域的議題,之後由一組學生上台報告該主題的論文。我認為這是一個能夠跳脫傳統授課模式的體驗,可以有許多機會與外國學生互動,該堂課的學生也能參與雙方額外舉辦的交流會。


    在本學程中規定,必須修習至少 2 學分的倫理課程,因此在此推薦這門臨床倫理 (Clinical Ethics),是醫教生倫所的討論課,與醫學院大學部開設的大班課程不同,每周由不同醫學領域的教授針對該領域的臨床倫理議題深入討論各方觀點,牽涉了臨床知識、法律規範、社會倫理與道德,修課的也都是執業的臨床醫師,對於生科系的學生而言是十分不同的體驗。在課程中透過大量的討論與發表,可以換位思考在研究走向臨床後,不同場域的人思考的觀點有何不同,能夠有更宏觀的視野。這門課程其實幾乎不用任何專業的先備知識,更多需要的是跳脫我們自身的領域,去看見社會與臨床上的現況,但還是建議高年級修習或許能夠更有體悟與收穫。


    除了上述的課程之外,本學程仍採計了許多課程,然而細看其規定可以發現多數與生科系必選修課程重疊而僅大致羅列於此,包含細胞生物學、生物資訊學、基因體學、發育生物學及其實驗等。整體來說,修習本學程對於生科系的學生而言門檻較低,僅需適當地安排修課規劃避免衝堂即可。


心得分享


    在修習這個學程前,我其實對幹細胞學僅有些許了解,而對發育生物學與再生醫學十分陌生,但在這些的課程中,不同領域(尤其是動科系與醫學院)的老師們會讓你認識他們學科的樣貌與思考模式,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尤其是對於有志於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學生而言,建立扎實的基礎科學知識與背景,並擁有臨床的思考模式與觀點將能夠對跨領域的合作帶來正向的幫助。此外,因為開課單位多樣,也能藉此參訪其他系所並認識各式各樣背景的學生,可以走出生科館看到更開闊的世界!


    與生物醫學相關的還有分子醫學學分學程,但相較之下分醫學程更限於醫學院的課程為主,因此同學們能夠先修習一兩門醫學院相關的課程看看自身的興趣是否習慣那邊的授課風格與思考方式,再進一步的決定是否要更多投入生物醫學相關的課程。



學分學程申請


    針對本學程的申請,在台大中各學程的申請模式大同小異,需要於申請期間至申請系統[2]上填寫基本資料與申請動機,線上填寫送出後列印成紙本並檢附歷年成績單交給本系系主任(在此指的是學生的就讀科系)簽名,之後於期限內送交至該學分學程辦公室即可。申請結果通常於 1 至 2 個月後出爐。值得注意的是在填寫線上申請時,雖然申請動機字數上限約為 400 字,但因為學校網站的系統問題,輸出時結尾部分會有許多字被裁切掉,此時可以考慮另外列印一張申請動機附在紙本申請書後,以確保申請動機能夠被審查委員看見。


 申請動機被裁切示意圖。

    對於生科系的學生而言,進入學分學程的時機點很重要,由於台大各學分學程皆規定學生進入學程後,修習非學程開設科目,不得再申請充抵。而系上必修的細胞生物學雖然並非此學程認列的課程,但同名稱且相似的課程屬於此學程的基礎 8 學分課程之一,因此推薦於二年級下學期末再進行申請,避免課程抵免上遭遇困難,且此時大多同學也完成了學分學程申請門檻的普通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希望以上的資訊能夠幫助有志於這個學程的同學們能夠順利完成這個學分學程!


補充:學分學程與領域專長之比較
在台大除了傳統的雙轉輔之外,還有學分學程與領域專長可供同學們修習並獲得認證。其中,領域專長為一組包含 4 至 5 門(12 至 15 學分)已經訂立好明確的課程清單,針對一個專門領域進行學習;學分學程則是可以在指定的修課清單內挑選自身感興趣的課程,以各學程規定的條件下修完 20 學分左右的課程,在課程選擇上彈性較大,但修課負擔會較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學分學程的目標講求「跨領域」,因此在許多學分學程規定中,皆強調需要一定學分來自於非原系所開設的必修或選修科目,因此在修課規劃上更需要及早安排。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分學程申請相關資訊

  • 申請時間:
    • 第 1 學期:每年 5/1 至 5/31
    • 第 2 學期:每年 11/1 至 11/30
  • 申請門檻:
    • 生物化學(一學年者至少需修畢上學期)
    • 普通動物學或生物學二者相關課程之一
  • 學程辦公室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長興街 81 號生物科技館 1 樓 107 室

張貼留言

Post a Comment (0)

較新的 較舊